4月23至24日,2025年全区党委讲师团、宣讲团工作交流会上,一位扎着马尾、眼神明亮的“00后”作为2024年度广西基层理论宣讲工作表现突出的5个代表之一上台发言,她就是广西路建集团青年骨干陈芊艺。自2023年入选自治区“00后话百年”宣讲团以来,陈芊艺累计开展宣讲10余次,以“00后”的青春视角和生动表达,让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。她撰写的宣讲报告还获评为2024年度广西优秀理论宣讲报告。
宣讲舞台上,陈芊艺自信从容地讲述企业深化改革发展的鲜活故事
在扎根一线中找准宣讲坐标
2023年,从中国传媒大学毕业后,陈芊艺从北京回到家乡广西,成为横州市平沙公路项目的一名基层政工员。面对亲友的疑惑——“一个学传媒的姑娘,去工地能干啥?有意思吗?”她回答得干脆:“记录‘世界级’桥梁——飞龙大桥的建设故事,就是我的‘新闻现场’,这不仅是有意思,而且太酷了!”
陈芊艺在基层项目拍摄工程建设场景
飞龙大桥是世界最大跨径1800型波形钢腹板连续刚构桥。在飞龙大桥建设一线,白天她扛着相机穿梭于钢筋水泥间,记录技术团队攻克世界级桥梁难题的重要瞬间;晚上则伏案撰写稿件,把一道道工艺细节、一条条专业术语“翻译”成通俗话语,再串联成一个个生动鲜活的奋斗故事。这样一段特殊的基层项目经历,成为她最鲜活的素材库,也被她巧妙融入宣讲中:“项目的技术人员平均年龄不到30岁,他们在江里建桥时,想的不是搭塔吊的‘老办法’,而是如何用新思路、新方法提高施工效率,守护绿水青山。”这种带着工地泥土味的讲述,让高校学子、产业工人、国企员工等不同群体都能理解接受、产生共鸣。
把“大道理”变成“青言青语”
凭借扎实的理论功底、出色的表达能力和鲜活的基层经验,陈芊艺从众多候选人中脱颖而出,于2023年底成功入选自治区“00后话百年”宣讲团,开启了她将建设一线故事转化为理论宣讲“活教材”的新旅程。陈芊艺撰写的宣讲报告《抓效率 谋创新 当好深化改革的排头兵》获评为2024年度广西优秀理论宣讲报告。
文件截图
面对不同受众群体,她拒绝“公文式”宣讲,坚持“量体裁衣式”宣讲,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具有“松弛感”和“烟火气”的语言,确保受众“听得懂、记得住、用得上”。
为了让理论“活”起来,她充分发挥“00后”思维特点优势,将年轻人熟悉的元素融入宣讲中,把时下热点《黑神话·悟空》游戏融入国企改革宣讲,用“取经路”类比改革攻坚路,将“00后”敢想敢试、敢闯敢干的特质与改革者的精神巧妙结合。面对高校学子,她化身“职场学姐”,结合自身经历分享基层就业的政策红利和真实感悟,传播扎根一线的信念火种。在讲述交通建设成就时,她手持壮族绣球生动比喻:“交通建设者们在山河湖海里像织绣球一样,编织从个体到国家的美好梦想。”这种“青言青语”的表达方式,让理论宣讲既“上连天线”又“下接地气”,理论知识潜移默化地浸润听众心田。
2024年,她带着这些“独家秘方”,走进社区街道、工业园区、企业一线和高校校园等地开展宣讲,积极分享青年观点,传递青年向上力量。宣讲内容及效果得到专业领域老师的充分肯定,获得“选题上聚焦热点、写法上注重逻辑、取材上案例鲜活、布局上合理匀称、文字上生动活泼、内容上嵌入真我”的高度评价。
陈芊艺(右2)在“全国优秀宣讲员浙江行”活动上作交流发言
在“宣讲接力”中锻造青春成长
宣讲不是一个人的舞台,更是一群人的共鸣。在集团公司企业文化理念的引领下,在陈芊艺等一批青年宣讲员的示范推动下,集团公司“青春建匠云讲堂”“新轨课堂”“小航课堂”“青年夜校”等学习交流平台持续升温,越来越多的青年员工主动加入理论宣讲与学习的行列中,学着用“青言青语”分享技术创新,把项目攻关故事变成“沉浸式”课堂,“向上向新、求实求进”的精气神在企业改革发展中愈发昂扬。
从工地政工员到优秀宣讲员,陈芊艺的故事是“00后”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的缩影。许多和她一样有理想、敢担当、能吃苦、肯奋斗的新时代青年正逐渐发展成企业的中坚力量,他们扎根基层又视野开阔,手握理论却不失地气,用青春的热忱诠释着“守正创新、敢做善成”的企业精神,展现出新时代国企青年在改革浪潮中“破陈规、开新局”的使命担当。
正如陈芊艺在宣讲中所说:“改革没有完成时,奋斗者的脚步从不停歇,我们都是‘取经人’,只要带着一股子闯劲和干劲,定能在新时代的考卷上写下属于青年的自信之答。”这或许就是新一代路建人的精神缩影——在奔赴热爱中磨砺成长,在挑战自我中传递力量,让青春在奋斗与实干中绽放出属于自己的璀璨光芒。